2020年1月1日,市场期待多时的央行全面降准正式“官宣”。
当日下午,央行发布消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央行官网上两则涉及此次降准的内容中,共提及“实体经济”一词多达6次。那么,此次全面降准将对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具体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对此,受访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全面降准,比较突出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提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以及关联的上下游行业,如建材、电机等。也有专家向记者指出,当前,我国融资方式正不断多样化,对于创新型实体企业来说,此次降准的影响未必会很大。
可对冲企业缴税造成流动性缺口
此次央行选择在2020年第一天宣布全面降准措施,能够对现阶段的实体企业运营起到怎样的正面影响?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称,1月是缴税大月,新增专项债也可能在1月陆续发行,导致1月流动性缺口较大。宣布降准可平补1月流动性缺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这里提及的“1月缴税大月”对整体流动性和企业的影响。华泰期货研究院宏观组曾发布研报分析称,1月为一年中最大的企业所得税缴税月,对流动性造成一定压力。一般企业缴纳所得税都在下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份缴纳,而1月作为企业第四季度缴纳所得税的月份,受到企业年末冲刺业绩的影响,通常为一年中税收收入最规模最高的月份。
在企业密集缴税的同时,春节等因素叠加也会导致流动性紧张。因此,央行需要通过出台降准措施,对冲这一流动性缺口,进行宏观逆周期调节。
基建行业迎来发展机会
在此次全面降准措施发布后,基建、房产等行业的未来走势一如既往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
在基建行业方面,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点评称,2019年提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并明确出台下调基础设施投资的资本金比例等措施。此次降准将释放流动性,让基建行业获得更多的资金,这使得该行业能在2020年有较好的发展。
此外,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建设的扩大也会带动一系列上下游产业,如上游的水泥、建材,下游的电机、建材等。这些行业也有望迎来发展机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